專業情況
物理學院設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物理學、強基計劃物理學4個本科專業,按照物理學類專業進行大類招生和培養,實行“1+3”模式培養(即第一學年不分專業,第二學年開始選擇專業學習,強基計劃物理學專業培養方案單獨制定)。
? 強基計劃物理學專業
成版小人蝌蚪ap破解版強基計劃物理學專業采用“3+1+2”(本-碩貫通)和“3+1+4”(本-博貫通)模式進行培養。其中,“3”是前三年主要以物理學科課程為主;“1”是第四年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入相關領域方向,完成本碩博銜接課程學習,“2”和“4”分別指進入碩士或博士研究生階段,開展領域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可分流至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國家安全等領域的相應專業、或原專業學習和研究。該專業聚焦國家關鍵領域,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
? 物理學專業
物理學專業具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一個博士后流動站;依托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物理學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在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強有力的研究實力支撐下,涉及了粒子物理、廣義相對論與引力場理論、天體物理和凝聚態,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等專業方向并開設了相關課程。本專業強調學生能夠系統地掌握物理學基礎理論以及相關的應用研究知識,注重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建立學業導師制進行研究方法的訓練,引導學生了解并參與前沿科學研究,從而培養其科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物理學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寬厚扎實的物理理論功底和實驗技能,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創新意識,具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優秀的綜合素質,具有提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適應現代物理學科發展需要的,能在物理學及相關領域中進一步深造,或能成為高校物理師資以及科研院所物理基礎研究中間力量的基礎研究型人才。
? 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專業是重慶市優勢特色專業,旨在培養物理相關領域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依托大學物理實驗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材料物理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以及軟物質、凝聚態、環境物理、環境輻射檢測等研究平臺,著重發展了功能材料與器件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兩個專業方向。本專業一方面立足于夯實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開設有四大力學等物理基礎課程,另一方面著眼于應用物理學知識解決物理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生產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因此開設了大量的專業技術類課程,如:現代檢測技術、信息光學、激光與信息處理實驗、光電子技術、半導體器件物理、量子輸運基礎、材料制備及其測試、真空與薄膜技術、磁性功能材料等。本專業的畢業生,既可繼續在物理及相關研究領域進一步深造,也可憑借所學的專業技術知識,面向新材料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現代光電技術等相關新興行業直接就業。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立于2001年,經過十幾年的建設,本專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隊伍培育、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以引進與專業相關的青年人才為契機,培養了一些在電子信息科學相關領域有深厚理論基礎的優秀教師。依托大學物理實驗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子信息專業實驗室、材料物理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軟物質科學實驗室等,為本專業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受到良好的科學思維、科學實驗和初步科學研究訓練,系統掌握現代電子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光電技術、半導體物理與微電子、計算機應用與控制、傳感與檢測等方面的知識和各種實驗測試技能的高素質理論和技術人才。畢業學生主要面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信息系統、微電子、光電子、半導體器件、微納技術等相關領域從事產品設計制造、應用技術開發、基礎性能研究與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相關專業進一步深造學習。